大学生是否失去思考能力,为什么没有诺贝尔科学奖的思维

大学生是否失去思考能力,为什么没有诺贝尔科学奖的思维,一、大学生是否失去思考能力,为什么没有诺贝尔科学奖的思维二、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中国成立50年了,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 1999年,毋国光、陈佳洱、杨福家和朱清时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紧接着经济学家何炼成

本文标题:大学生是否失去思考能力,为什么没有诺贝尔科学奖的思维,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大学生是否失去思考能力,为什么没有诺贝尔科学奖的思维”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大学生是否失去思考能力,为什么没有诺贝尔科学奖的思维》,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一、大学生是否失去思考能力,为什么没有诺贝尔科学奖的思维

二、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

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中国成立50年了,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

1999年,毋国光、陈佳洱、杨福家和朱清时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紧接着经济学家何炼成就此也谈了自己的意见。如今,“中国需要诺贝尔奖”成了中国人共同的呼声。

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家的意义有多大?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得奖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原始创新。诺贝尔奖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些方面,中国科学家也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忠贤院士强调,诺贝尔奖并不是唯一的科学标准,并不能把它当做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因为大量工作———探索宇宙规律———必然要进行科学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就能拿到诺贝尔奖。获奖并不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认为从事科学研究不得诺贝尔奖不行,这就不对了。

■中国科学家为何没获“诺贝尔奖”

中国科技馆馆长、科学史专家王渝生介绍,中国科学家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国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顿———吴有训效应”、30年代赵忠尧的正负电子湮灭早期实验、40年代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铀核三分裂的发现、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

不可否认,我国曾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赵忠贤院士认为,从科技史的角度讲,中国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是有原因的。1901年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奖”,而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进北京,从此往后的半个世纪,中国都处于战乱和列强压迫之中,总体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解放后,在科技上有了很大发展,但改革之前处于封闭的状态。对我国来说,有很多问题,经济、科学、国防,这时主要科技成就是“两弹一氢”的研究,这一领域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在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但是,毕竟还很少。改革以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忠贤院士认为,建国后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有很多原因,从客观上讲,十年“文革”期间,国际上科技高速发展,而我们对基础研究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和积累;从主观方面讲,我们原始创新型基础研究比较少,在改革之初,在原始性创新科技强调得不够。

■百年中国科技史,给人何种启示

杨振宁教授说,诺贝尔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评选的方法和成绩,我不认为是正确的。关于物理、化学和医学这些方面,中国大陆到现在还没有人获诺贝尔奖。这个原因非常简单。第一是没有足够多的经费。今天,不论是做生物、物理或化学研究,设备是非常贵的。中国现在渐渐上来了,可是与先进国家最好的设备相比还差一截。第二个原因是学术要有传统。学术传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年轻人知道哪个问题是值得去做的,哪个问题容易有发展前途。中国科学的传统一时还发展不上来,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赵忠贤院士说,一个实验室、研究所的学术积累和学术传统非常重要。要注意积累,发扬传统,不断培养年轻一代。在20年代,索默菲没有拿到诺贝尔物理奖,但是索默菲实验室却有七个学生都拿到该奖,这就是因为索默菲实验室的学术传统影响到了下一代。我想,在积累和传统方面都做到了,不断有年轻人发展起来,更多的重大的原始性创新科技就会出现,有人获奖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有差距原因何在

据1996年统计数据,中国科研开发经费只占GNP的0.5%,相对于发达国家(美国是2.45%,日本是2.9%),不但比例低而且绝对数量少,如果按人均则更少,甚至不如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无疑是严重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大因素。

谈及产生差距的原因,我国著名科学家赵红州教授认为有四点:其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其二,科学研究时间不足;其三,缺乏科学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甄选机制。

杨振宁认为,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落后。但他也逐渐乐观起来,他认为中国科学家做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级工作的条件正在成熟。他说,两年前,也就是中国大幅度增加科学家薪金之前,我研究了10所最好的大学正教授的年薪,算下来人均还不到2000美元。两年来我看到政府给他们增加了许多,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觉得中国人可以做出很多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级的工作。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这恐怕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当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中国却出现落后了,而在700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世界上一直走在最前列。中国科技的兴盛与衰落的原因难道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吗?

赵忠贤院士在谈到中国技术史时说:“在文化上,我认为儒家文化抵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儒家文化也有其精华,在培养人的修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是先进的。从总体上看,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家要拿到“诺贝尔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巴丁教授在同一领域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他在访问中科院物理所时,曾半开玩笑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讲了获得诺贝尔奖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是努力;第二是机遇;第三是合作精神。

赵忠贤院士说,这些方面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很重要。他所说的“努力”,不仅指勤奋,还指要选准方向,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做出原始创新成果。他所说的“机遇”,还包含着所选的工作的意义大不大,有的虽然工作完成得很漂亮,但是意义不一定大,也不可能得奖;他所说的“合作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人的特点也许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虽然大家都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做起来就困难了。今后我们要学会容忍标新立异,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同时要有安定、自由的环境和稳定的支持,为科学家创造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的条件。

真正的科学家的快乐是通过解决一个个科学问题来享受的,虽然他的生活条件比较差一些,但他不会要求太奢侈的条件,当前最需要的是稳定的支持。吸引那些热爱科学、有科研素质的人才从事科技工作。如果能够贯彻江 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的精神,中国科学家做更多更大原始创新工作,得奖的几率就会增加。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有利条件

中国农业科学家生物技术研究所刘德虎研究员说: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才优势。在国外,几乎所有著名的研究室里都有华人,甚至一些在国内我都看不上的学生,到了国外,不知怎么就成了人才了。

中国有人才,这当然是第一要素。杨振宁认为,要说优势,我认为就是中国具有得这个大奖的人才条件。杨振宁切身感受到,在西方教书的人接收了很多中国学生,大家都认为中国学生质量最好,可以说中国教育工作已成功地供应了大量科技人才。

要想在科技方面大大发展,中国这样的人才是不成问题的。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中国的年轻人非常勤奋。杨振宁认为,过去,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是经济落后,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本土离诺贝尔奖已不是遥遥无期,而仅一步之遥!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不利因素

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来说拿到国际大奖的不利因素是,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活动太少。过去不先进,人家有成见,还需要了解我们。作为基础研究,与国际接触、交流,尤其是与世界一流实验室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国际间交流不够,原因往往是由于经费不足。刘德虎研究员说,一些科学工作者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去前要先写信给人家,看人家愿不愿意给你提供来往机票、食宿等经费。这就像“要饭的”一样,花自己的钱理直气壮,干吗不花自己的钱?因为一年一个项目经费只一二十万元人民币,你去国外开会,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去一回,科研经费还会有多少呢?按项目进行投资,项目申请必须写得非常完备,但是作为原始创新科技,又有谁能看得那么细、看得那么远、看得那么准呢?如果能先写出结果再进行创新的话,那不任何人都可以创新了吗?

有专家认为,现在有的项目投入不算太少,但是,还要避免分散,应该把钱集中在真正献身科学又有科学素养的人身上,鼓励他们的好奇心。现在的评估体系不是把资金投资给科学家身上,甚至出现了该拿钱的人拿不到钱的现象;申请专利的体系跟不上,对已有科研成果的保护不力;科研的连续性不够,不断地申请,科研过程不断地被打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究竟有多远

中国多少年能够拿到这个奖?杨振宁说,假如经济增长快,还不止一个中国人会获“诺贝尔奖”。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而且中国 对科技发展的速度有很殷切的要求,对研究工作的投资也有大幅度的增长。

诺贝尔奖与中国擦肩而过的机会毕竟太少了。赵忠贤院士说,如果对个别事件做估计这很难。但是从整体水平来说,中国要拿诺贝尔奖,需要更多原始性创新科技。

任何一个原始创新科技都不是凭空出来的,不仅需要前人的研究作为基础,也要不断地产生新的观念,不断进行总结,才能挖掘出来。真能在前沿问题上做出比较深入的研究,会有重大原始性创新发现。

刘德虎研究员认为,关键不在于人聪明不聪明,而在于环境怎么样,只要科研环境改变了,中国科学家一定能拿到“诺贝尔奖”。最基本的还是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真的做出成果了,别人不了解的会了解,有成见的会改变。

■中国哪些科技领域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

专家认为中国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领域具有问鼎诺奖的水平。丁肇中说,中国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是世界一流的,中国高能研究无论理论还是实验,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他特别谈到了他和中科院高能所、电工所以及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合作的探求宇宙暗物质的实验。这一研究一旦获得突破进展,当然是具有获诺奖水平的。该实验设备已于1998年在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上飞行,获得了许多数据和成果,这是世界上公认的。而且参与这一研究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正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培养的博士生。

此外,高能所专家与意大利合作在深岩洞寻找暗物质的研究也备受国际瞩目。一旦他们的研究能领先美、日完成,则必获诺奖。据悉,截至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已五次授予粒子物理学领域的科学家。中国是少数建成原子对撞机的国家。在粒子物理学研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科院同志信心十足地介绍,高能物理所有不少科研课题是世界一流的,一旦研究成功,中国科学家将获得不止一项诺贝尔奖。

在生物科技方面,中国人类基因组工程负责人杨焕明博士不止一次说,基因研究不光拼技术,还拼资源,而中国的生物资源丰富。在这片资源的沃土上,随时可能结出生物科技的奇葩。

中科院动物所从事的克隆大熊猫胚胎实验一直令外国科技同行羡慕不已,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实验材料。在中国,由于生物资源丰富,中国科学家可以做许多外国科学家想做但没有条件做的研究。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望形成中国生物科技的异军突起。杨焕明说,在基因研究方面,中国已形成了上游基础性研究与下游功能研究兼备的完整科研队伍。中国是世界上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仅有的六国之一,发展速度已位于世界前列,从长远看,中国有追上美、英等国的实力。
到目前为止,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李政道和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崔琦、朱棣文、钱永健、高锟,他们全部都不是中国人,他们受的教育,和新中国教育几乎都毫无关系。
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现在国内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培养脑残的基地。科学研究,是依赖于创新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而60年来新中国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培养死记硬背,记住唯一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 国内的教育,批量培养的是半文盲和大老粗。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11.5位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学奖,他们分别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钱永健、李远哲、崔琦、朱棣文、高行健、高锟、赛珍珠、莫言和屠呦呦。

其中赛珍珠是美国人,但是在中国长大,曾是中国国籍,后来又改为美国国籍,所以只能算0.5个。


这些获得者当中只有莫言跟屠呦呦一直是中国国籍,丁肇中、钱永健(钱学森堂侄)、朱棣文跟赛珍珠是在美国出生的,李远哲是在 出生的。

从祖籍分布上江苏省占据榜首,一共有出了四位,分别是李政道、朱棣文、高行建和高锟。浙江省出了2位,分别是钱永健跟屠呦呦。

山东省出了2位,分别是丁肇中和莫言,其他的省份安徽省出了杨振宁,河南省出了崔琦,福建省出了李远哲。


这么多科学家当中只有赛珍珠已经去世,其他都健在。目前有四位是中国国籍,分别是莫言、屠呦呦、李远哲跟杨振宁。

值得一提的是,李远哲跟杨振宁先生都是放弃美国国籍才加入中国国籍的。先跟大家说说李远哲,他出生于 新竹,毕业于 大学,并在 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研究生毕业后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了美国,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1986年,李远哲和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4年1月15日,李远哲放弃美国国籍、回到 ,担任原 中央研究院院长,他个人是支持 的。 曾这么评价李远哲:"是好人,但也会做坏事。没有领袖风格,只能做科学,不应把他捧上天。"

还有一位改为中国国籍的就是杨振宁先生,他本科毕业于著名的西南联大,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1945年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去了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两人都是 国籍,后来才加入美国国籍。


2003年,杨振宁先生回北京定居。2017年2月,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诺贝尔奖也是靠人来评选的,人都会有其文化背景的局限性。因大部分诺贝尔奖评委都是西方人,故他们通常接触西方科技文学比较多,所以西方人获奖者众,
而中国因政治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不同于西方,想要得到诺贝尔奖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我们中国人还真是有几次差点获奖,老舍就曾获诺贝尔奖,但因其于颁奖前死去,最后奖被日本人拿走。还有新中国的伟大发明人工胰岛素,这绝对可以获奖,但那时的中国一切都要说集体,而诺贝尔奖要的是个人,所以最后也没拿到手!!还有就是,中国人不必太在意这样一个由外国人完全操纵的奖项,毕竟我们的成就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荣海王
有没有获得这个奖项 对中国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只有祖国强大人民幸福就行了

三、为什么中国教育下获不了诺贝尔?为什么中国人总是玩命般的冲击吉尼斯?

你的问题有双重含义!从问题的实质上看,你已经有了对自己提问的见解!但事实上就你所提“中国人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奖?“这个问题社会争论已久!其实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不能用简单的片面来定论!当然有自身的原因、但也有中西方文化差别的影响,个人看来这个
楼主想太多了,现在是肌肉没有,脑子也没有。

纵观历史,还不存在有肌肉没脑子的国家。但凡一个强盛的无力,必然有强盛的文化做支撑。

历史上落后国家打败先进国家不是落后打败先进,而是上升期的打败末期
中国的教育研发确实有些问题,但关键的问题还是诺贝尔掌握在西方势力手中。没听说吗,有些诺贝尔得住已经拒不领奖。想想奥巴马、dalai都能得到和平奖,你还有什么疑惑的。
至于吉尼斯他是个超越了种族的玩意,也没什么政治背景,中国人自然就能等到第一名。一旦得到第一名,以中国人爱好名气的心理自然是玩命了
中国的教育之所以上不去,原因很简单,目前,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专和高等教育完全商品化了。有钱人家的孩子就可以通过交高额学费的办法来获得上大学或出国留学,没钱的人家,孩子即便考上了大学也没法上得起,不少人面对高昂的学费也就望而却步了。虽然最近几年在搞各种捐资助学,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要解决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从根本上改革教育体制,一切以考试成绩为主,按成绩的高低,该读什么学校就读什么学校,大学要大量削减,起码削减三分之二,然后实行大学一律免费教育。如此一来,许多的寒门学子将会拼命的读书,何愁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和大学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你让美国大学生放到我们的研究机构一样获得不了诺贝尔奖。我们没有最顶尖的实验室核试验团队,项目资金也比外国少。再说中国很多科学成就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诺贝尔奖政治性太强,意义没有想象的大。

再说诺贝尔奖有多少是二三十岁的人获得的。我们1977年才恢复恢复高考,我们的第一批大学生(77级)到今天才应该五十岁出头的年龄,也就是刚刚到出成绩的年龄。再说你很指望我们刚恢复高考的前几批大学生就获得诺贝尔奖,不太现实吧。

中国教育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差。什么大学生全是书呆子,估计都是些没上过大学的人,自己在那YY的吧,求你们去大学看看再来评论(三本民办大学就算了)。至于那个说什么叫不起那个说什么,好多人交不起学费的,很多有钱人可以交钱上大学的,不知道你说的交钱就能上的大学是不是指的那种 XXXX机械专修大学 之类的学校。而且我们寝室就有2个学生,完全是靠政府的救济在上学,不知道你的很多人上不起大学是不是指十年之前。好好了解一下现在的中国再来造谣吧,谢谢。
谁说中国没诺贝尔奖,达赖得了和平奖,还有高行健的文学奖...朝廷不宣传罢了

四、普林斯顿大学中有多少人获得诺贝尔奖?

  1、 从1919年到2011年间共有35位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有和平奖、化学家、医学奖等各个奖项。
  2、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是美国一所享誉世界的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普林斯顿大学是世界闻名的精英机构,实行精英教育,其规模比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要小很多,但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独特的贵族气质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拥有学校小而存在综合排名上的劣势,但普林斯顿大学在无论在任何大学排名中,一直都高居世界前十。在201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普林斯顿大学位列第6;2015泰晤士报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名列全球第7位;在2015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9;最新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美国综合大学排名中,普林斯顿大学超过哈佛大学排名第一。
出自该校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来源:普林斯顿大学网站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请参考至2006年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大学)
粗体标出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的获奖者,其他是曾在普林斯顿任教的获奖者。
详细名单请参考著名普林斯顿大学人物列表。

[编辑] 化学奖
埃德温·麦克米兰(Edwin McMillan) - 1933届物理博士,获1951年化学奖
里查德·斯莫里(Richard Smalley) - 1974届博士,获1996年化学奖

[编辑] 经济学奖
加里·贝克(Gary Becker) - 1951届,获1992年经济学奖
约翰·福布斯·纳什 - 数学教授,1950届博士,获1994年经济学奖

[编辑] 文学奖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 - 1910届,获1936年文学奖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 英文教授,黑人女作家,获1993年文学奖

[编辑] 和平奖
伍德罗·威尔逊 - 1879届,获1919年和平奖

[编辑] 物理学奖
理查德·费曼 - 1942届博士,获1965年物理学奖
阿诺·彭齐亚斯 - 教授级访问学者,获1978年物理学奖
崔琦,电子工程教授,获1998年物理学奖
戴维·格娄斯,物理教授,与弗朗克·韦尔切克共同获得2004年物理学奖

[编辑] 生理学或医学奖
埃里克·威斯克劳斯(Eric F. Wieschaus) - 分子生物学教授,获199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普林斯顿大学,连续七年美国大学排名第一。
普林斯顿大学目前仅有6677名学生,其中4678名大学生, 1999名研究生;2006年该校仅授予277个博士学位,151个最终的硕士学位(硕士毕业为止,不再继续攻读);全日制学生与全日制教师之比5:1;而且没有医学院,也没有法学院与商学院(目前中国,名列前茅的一流大学几乎都有商学院、医学院和法学院);研究生也不过是学生总数的30%。但普林斯顿大学绝对是世界顶尖的大学。它伟大在哪里?除造就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17位属物理学)和12位菲尔兹奖得主(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美国共24名,名列第二的法国共11名),特色鲜明之外,就是校园中那种自由又宽容的学术氛围。
[编辑] 化学奖
埃德温·麦克米兰(Edwin McMillan) - 1933届物理博士,获1951年化学奖
里查德·斯莫里(Richard Smalley) - 1974届博士,获1996年化学奖

[编辑] 经济学奖
加里·贝克(Gary Becker) - 1951届,获1992年经济学奖
约翰·福布斯·纳什 - 数学教授,1950届博士,获1994年经济学奖

[编辑] 文学奖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 - 1910届,获1936年文学奖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 英文教授,黑人女作家,获1993年文学奖

[编辑] 和平奖
伍德罗·威尔逊 - 1879届,获1919年和平奖

[编辑] 物理学奖
理查德·费曼 - 1942届博士,获1965年物理学奖
阿诺·彭齐亚斯 - 教授级访问学者,获1978年物理学奖
崔琦,电子工程教授,获1998年物理学奖
戴维·格娄斯,物理教授,与弗朗克·韦尔切克共同获得2004年物理学奖

[编辑] 生理学或医学奖
埃里克·威斯克劳斯(Eric F. Wieschaus) - 分子生物学教授,获199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普林斯顿大学,连续七年美国大学排名第一。/>普林斯顿大学目前仅有6677名学生,其中4678名大学生,
1999名研究生;2006年该校仅授予277个博士学位,151个最终的硕士学位(硕士毕业为止,不再继续攻读);全日制学生与全日制教师之比5:1;而且没有医学院,也没有法学院与商学院(目前中国,名列前茅的一流大学几乎都有商学院、医学院和法学院);研究生也不过是学生总数的30%。但普林斯顿大学绝对是世界顶尖的大学。它伟大在哪里?除造就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17位属物理学)和12位菲尔兹奖得主(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美国共24名,名列第二的法国共11名),特色鲜明之外,就是校园中那种自由又宽容的学术氛围。

五、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共有几位?他们是?或者没有?

没有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有的,比如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就是大学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还有波粒二象性的德布罗意。目前为止其他的应该没了,望采纳。
有的,比如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就是大学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还有波粒二象性的德布罗意。其他应该没了,不过不敢保证
没有
这个你可以直接问百度知识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是否失去思考能力,为什么没有诺贝尔科学奖的思维》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联系专业留学顾问,立即获取院校内部非公开资料及留学方案,避免踩雷导致延误留学。


汤歆

环俄留学首席顾问、高级培训讲师、顾问部总监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育学学士、社会心理学硕士,2011年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优秀毕业生,2017年入围出国留学中介行业领军人物。

免费制定留学方案

今日剩余名额: 8

环俄留学顾问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既可免费获得一次由环俄留学首席顾问1v1制定留学方案的机会。